168小说>都市小说>沸腾时代>第二卷 第一百一十三节 共襄盛举,静候(第六更求月票!)
  “杨老板现在还有心思买股票?你不是在和申银证券老总打官司吗?”张建川笑着问道。

  “哟,小张老板也知道这事儿啊?”杨淮定笑着道:“小意思啦,有点儿小纠纷,不影响什么的。”

  “唔,杨老板开户在哪里?”张建川也笑着问。

  “万国那边。”杨淮定点点头:“不知道小张老板觉得证交所开业,上海股市会如何?”

  众人目光都落在张建川身上。

  其实众人都已经打定主意要在上海证交所开业之后要入局买一票了,不管多少,起码这是一个历史记忆,日后也可以作为对外吹嘘的一个资本,没准儿也能在资本市场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

  但现在深圳那边跌跌不休,上海这边却像是没受到多少影响,这种水火两重天的格局让人心神不宁。

  都是共产党政府领导下,没道理深圳作为特区股市现在被搞成这样,而放任上海股市牛气冲天,如果不找出其中令人信服的原委理由来,实在难以让人心安。

  张建川知道若是自己今天不能拿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观点和理由出来,要么就会被觉得是徒有虚名,让人轻看,日后若是有什么想要借重这几人就别想了,要么就可能会觉得自己这个人太过倨傲,喜欢吃独食。

  实际上如果被视为后者,张建川并不介意。

  但是考虑到刘广华日后还想要在这个行道里厮混打拼,而且自己觉得在这个群体中如果能够积攒一些名声,未必就是坏事。

  所以张建川琢磨可以把自己的一些观点拿出来分享一下,至于说人家信不信,而后股市会不会向自己所言那样发展,他也不敢保证。

  “杨老板和朱老板还有高老板都这么看得起我,那我就说一说我的观点吧,若是有什么不妥之处,敬请斧正。”张建川一边思考一边道。

  “我认为当下上海股市其实和去年初的深圳情况相似。”张建川一句话先定调。

  几人都是眼睛一亮,这个调子定得好,不管对错,都是一个好兆头。

  这股市上也是很讲玄学,讲运兆的。

  尤其是一些手握重金的大户,更是讲究这个。

  朱万良虽然在深圳那边被陷进去了不少,但是能够来上海,自然也是有些底气,甚至还有些不甘心的,深圳那边拖累,那么未尝不能在上海这边找回来。

  听得张建川这么一说,他顿时心中就有些蠢蠢欲动。

  他对杨怀定等人是没怎么打上眼的

  觉得都是些沪上打桩模子出身,也就是干点儿低买高卖的勾当,慢慢积累起来有点儿资本了,是轻易不敢在股市上做文章的.

  那句“炒股要听党的话”虽然道理没错,但如果句句都听,这还赚谁的钱?

  但张建川这种强龙就不一样了。要么不动,要么就直接下深水炸弹,瞄准一两支股票下重注,然后稳坐不动,到了关键时候果断出手抽身,这才是王者。

  甭管对方是有内幕消息,还是真的能够从书报里字里行间中窥测出天机,进而得手,那都是值得看重。

  前者有靠山背景当然可畏,但如果是后者,那就更值得“解囊相助”了。

  “小张老板的意思是上海股市未来一年也会像今年前十一个月那样大涨特涨?”

  朱万良目光炯炯,忍不住吞了一口唾沫,连粗大的喉结处都在蠕动。

  “可以这么说吧。”张建川欣然颔首。

  “何以见得呢?或者说理由呢。”朱万良抢了杨淮定的话头,但是杨淮定却毫无不满,反而更加感兴趣。

  他进一步问道:“小张老板,这几个月上海股市已经比上半年热度高了几倍,万一政府也要像深圳那边一样呢?”

  “情况还是有些不同的,深圳那边为什么说太热需要整顿,那是因为它吸纳了太多外地资本涌入,从某种程度已经影响到了其他地方一些金融稳定了,深圳这边如此处理也是迫不得已,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保护自身,避免到时候直接掐死,大家都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

  张建川谈论起来举重若轻,“而上海这边不一样,上海本身就是我们中国的金融中心,本身自带金融基因,说句不客气的话,大上海的大字从何而来木,就是因为其海纳万物,也就是说,它可以接纳来自海外的资本,而且大上海的百姓本身也早就经历了几十年的资本故事洗礼了,其承受能力和接受度要比其他地方强得多,现在看起来似乎很热了,但对上海来说,却还只是意犹未尽而已,..”

  见杨淮定目光盯着自己,似乎自己每个字都要细细咀嚼,张建川笑着道:“当然,上海这边肯定也要想办法驾驭控制,但是绝不会在一开业就出台政策,而会徐徐图之,但对于整个上海股市来说,我觉得影响不大,或者说在上边看来,可以涨,甚至可以一直涨,只要不要超出他们心目中的度即可,...”

  “小张老板,你这个一句那个‘度’,如何解?”朱万良忍不住问道。

  “无解,见仁见智,我们就只能自己依靠字里行间的信息,自我嗅觉的判断了。”张建川摊摊手。

  “这么说,小张老板也还是很看好当下上海股市喽?那小张老板为何不做一把,而是要撤出资金呢?”朱万良紧追着问,他才不信有钱不赚,却要去搞什么企业,搞企业还不是为了赚钱,明知道这更赚钱,却不赚,要去搞企业,这不是傻子么?

  “人各有志,.”张建川话音刚落,朱万良已经摇头:“这话没有道理,也难以服人啊。”

  张建川笑了:“朱老板,我方才说了,这也是一家之言,姑妄听之,至于说服不服众,对我来说没有多大意义。”

  杨淮定插话,“听说小张老板是来上海办事,顺带来股市一观?”

  这是刘广华给几人的说辞,也就是说张建川无意股市,而是专心做实业的,这让几人都难以理解。

  90年你一年可以在股市上挣几百万,然后说你不玩股票了,要去投资搞实业了,股市只是来看看,这能让人相信么?张建川倒是心中一动,微笑着看着杨淮定:“杨老板,可能我朋友也和你说了我现在在做什么,不瞒诸位,我此番来上海也是要联系几家大学,主要目的是..”

  张建川简单说了来意,杨淮定和老高等人都倍感诧异。

  难道这家伙还真的是如此另类,心思居然钻到搞方便面上去了?

  江浙这边也有很流行畅销的方便面,中萃占据主导地位,华丰次之,龙丰和燕京再次,还有一些地方品牌,这玩意儿要做起来得花多少心思,哪有坐在证券公司营业部每天看看指标,听听消息来得轻松?

  张建川见杨淮定和老高脸色都是古怪,也不在意:“我知道杨老板和高老板在沪上人脉深厚,若是能帮小弟牵线引荐一下,减少小弟车劳马累地奔波,不胜感激,当然,小弟也希望在19日那天能腾出精力来,好好和诸位老板一道共襄盛举。”

  一句“共襄盛举”让众人心中大定,朱万良最是急迫,笑着道:“不知道小张老板觉得开业之后这种涨势可以持续多久,打算怎么玩一玩?”

  “其实我知道诸位心中早有考量,不会因为小弟的观点而改变,不过小弟仍然认为上海股市非深圳可比,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城的庞大体量和政治经济乃至历史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上边不可能像深圳那样出手太过的措施,这一点小弟坚信无疑,当然,小弟若是空口白牙这般说,肯定难以让人心安,不如19日一道来参与,..”

  朱万良等的就是这句话,杨淮定他们选择在万国开户,而他则是和刘广华一道在申银证券静安营业部开户,这样他可以最直观地观察或者监视张建川的举动,看看其是否真如其所说那样真金白银实打实地“共襄盛举”。

  饭局之后,杨淮定和高东升二人单独和张建川见了一面又谈了半个小时。

  二人对未来上海证交所开业后沪市的前景很感兴趣,也很想听一听张建川的具体看法,包括老八股和未来新入市的新股前景。

  张建川真的没想到自己在深圳股市上的无意之举居然能收到这么强的效果,但话说回来,一年尽赚五百万这种事情怎么听都像是天方夜谭,但是有朱万良这个接盘的“受害者”作证,就显得相当真实了。

  而刘广华来上海之后对电真空和延中实业的关注也引起了杨淮定等人的注意,尤其是目前电真空仍然处于下跌之势未减的情况下,不得不引人关注。

  在谈完之后,高东升随即表示也会在申银证券静安营业部开户,准备和张建川同步操作。

  对这一点,张建川表现得无可无不可,或许这就是股市最真实的一面,只有真实的利益,没有真正的朋友。

  **** 沸腾时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