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都市小说>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295 脾气像车一样硬(6k)
  碳硅集团掌门人忽然的狂妄让小型媒体会的场面一下子静了下来。

  大家都看着面前的俞兴,像是在等着他认真的神色变为和煦的笑容。

  然而,面前刚刚开完发布会的这位始终认真。

  不是玩笑?

  Howdareu?

  有记者好心的给俞总使眼色,现在说的话都拍着呢。

  俞兴冲他眨眨眼,笑道:“这是我的判断,也是我的目标,我觉得吧,事情还没落定之前聊起来很有意思,到时再谈,反而无趣。”

  刚才提问的记者反应过来,笑了:“俞总,那是BBA啊,这个目标确实是好的,碳硅集团打算用多久实现呢?”

  “在我创立碳硅集团那一年,没有人认为诺基亚会卖身给微软。”俞兴认真的回答,“碳硅集团的‘九州’取得成功就会迅速推动市场竞争的循环,我们在未来五年会看到市面上出现更多的选择,汽车产业在进步,国内市场在革新,任何一个品牌都将被卷入其中,BBA并不会例外,全球都不能置身事外。”

  记者们面面相觑,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俞总,你既可以全球最硬,也可以把BBA价格打下来,当年在街头卖恋爱保险的时候想过今天能这样侃侃而谈吗?”一位个头显眼的记者在靠后的位置出声。

  记者们有的莞尔,有的笑出声来。

  回想今日发布会,像俞总那样状似谦虚的表述其实很明白,他就是在声称“九州”是全球最硬的车型,再听刚才同行的提问,讽刺意味拉满了。

  俞兴没有丝毫恼怒,反而哈哈一笑:“兄弟,你以为我会对过去引以为耻吗?哈哈,那是我的来时路啊。”

  记者们脸上的笑意忽然顿住,俞总如此坦荡,反而自有一番风采了。

  “俞总,据我所知,特斯拉全部采用的都是三元锂电池,而磷酸铁锂相较于三元锂除了能量密度的缺点,还存在一致性差的问题,碳硅集团为什么还要选择磷酸铁锂呢?”有记者如此询问。

  俞兴有点惊奇,往前走了两步,瞧见这位的工牌,是《汽车商业评论》的记者邱嘉佑。

  他没有像碰见前面那些问题一样立即回答,而是沉吟十秒钟后才说道:“碳硅集团和特斯拉是不同的路径,特斯拉专注于纯电汽车,这就要求它必须选择具备足够能量密度的三元锂,这样才能达成够用的续航,因为电池本身也很重嘛,用能量密度差一些的磷酸铁锂会更重,这就有方方面面的影响。”

  “但即便那样,因为现实情况里的充电桩建设情况,用起来还是会有续航焦虑的,万一没开到充电桩那边,问题就很麻烦,我自己就有这种实际的经历,你们可能有人还没开过纯电,我是经历过的。”

  “我们期望的就是在当前阶段既能满足电气化对汽车的改变,又解决真正生活中会存在的续航焦虑,同时,材料本身如何做到相对更安全,也是我们现阶段考虑的重点,当然,技术一定会不断进步。”

  “至于磷酸铁锂的一致性问题,我们和宁德时代一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今天这个场合不展开说了,简单说,就是材料端搞优化,做了纳米级颗粒设计和表面包覆与离子掺杂,这能缩短锂离子扩散路径,改善材料导电性,属于从源头降低电芯性能差异。”

  “宁德时代在制造端是严选精控,这样能减少极片缺陷与材料波动,也是确保电芯生产一致性。”

  “另外在结构端、热管理、智能BMS上面都有对应的措施,是一个从材料到使用的整个链条的体系。”

  俞兴的回答很认真,又表扬道:“邱嘉佑,你这个提问很好啊。”

  记者们几乎都没听懂,这……真不是那个卖恋爱保险的俞兴,已经是碳硅集团的俞总了……

  提问的邱嘉佑也没听懂,但含笑点头,仿佛对俞总的回答十分满意。

  他更满意的是自己机灵的把百晓生上的讨论重点拿出来提问。

  随着这样的问题,采访仿佛回归到一定的专业性上面。

  一个小时的发布会并不短,但碳硅新车涉及到方方面面,只能点到即止,此时便有不少相关问题被抛出来。

  比如,标新立异的六座。

  这个特点即便在琳琅满目的各种配置中仍然十分惹眼。

  “六座的空间呢,还是很不错的,我知道大家有疑惑,从一个点简单来说吧。”俞兴说道,“就拿申城举例,它前年的户籍出生人口大概是12.5万,二孩占比是14%左右,去年的户籍出生人口是12.6万,二孩占比在15%左右,这是申城卫健委的数据,我们综合认为,家庭用车的需求,特别是多人口出行的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没有一个产品是完全完美的能够适用所有潜在用户,我们做产品就是要有对标的用户群体,我对‘九州’这方面是有信心的,也欢迎大家有这方面需求的去试试。”

  “哦对,刚才那个一致性的问题,我补充一句,我们给首任车主是提供终身质保的。”

  俞兴看了眼时间,环顾四周,笑道:“中午了,大家都饿了吧,辛苦大家,最后一个问题了,然后咱们一起去吃饭。”

  媒体记者们安静下来,迅速思考最后一个问题的问法。

  俞兴扫了一眼,直接点名最开始提出专业侧问题的记者:“邱嘉佑,你提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别拖着咱们的肚子,我怕阿里的马总他们把饭都吃完了。”

  邱嘉佑精神为之一振,两个问题合在一句话里:“俞总,碳硅集团后续会考虑五座或者七座车型吗?就像你说的,你如何看待你从互联网到新能源汽车的来时路?”

  俞兴对第一个问题很好回答:“未来我们会考虑提供大五座的车型,七座嘛,也看市场是否有这样迫切的需求,不管什么车型,还是以用户的需求为准。”

  “我如何看待……”

  “我其实已经做了不少的项目,有些是因为市场判断不对而出售,有些是迫于无奈的竞争而出售,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能够走得更远,也一直在研究不同公司的不同模式。”

  “碳硅集团是一个我认为很优秀的模式。”

  “那就是,拿真心换真心。”

  俞兴笑了,采访的记者们因为是最后一个问题而没那么剑拔弩张,也笑了。

  “碳硅集团拿出了自己的真心,尽最大程度的给了我们能给的,所以,对于我这样一个企业的创始人而言,感谢过去那些挫折给我带来的思考,更要感谢国家在新能源产业上的政策,也要感谢消费者对我们的评价与支持。”

  “谢谢大家,中午多吃多喝。”

  俞兴笑着冲着镜头们合十,结束了发布会后的小型媒体发布会。

  连续多日的筹备、周旋与接待,上午的新车独角戏,现在的媒体发布会,再加上一直挂念着一线的反馈情况,他确实感觉到一些精神上的疲惫。

  记者们在碳硅员工的引领下去参加午宴。

  俞兴上楼转了半圈,特意挑个没人的办公室,一边抽烟,一边看门店的汇总。

  截止到上午11点40分,“九州”的大定数量是786,而小定总量是4136,因为小定会有个现金抵扣,所以,大定都是从小定转化过来的,目前的比例是19%。

  俞兴认为,对于一个新能源新品牌新车型来说,这已经相当可观了。

  当前不是没个几万小定不敢发布的时候,也不是下了发布会舞台就要“订单爆了”的阶段,碳硅新车能够这样已然是意外之喜。

  其中,申城的新能源免费牌照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占据了大定40%的比例。

  碳硅集团对于申城大本营是有研判的,因为牌照确实是极大的利好,但8万左右价值的牌照不是真的就在减在落地价了,选择Pro版本的用户也需要付出28万+的资金来购车。

  油车是28万+8万获得车与牌照,“九州”是28万+0元获得车与牌照,一线销售可以营造购车客户是20万+8万获得一辆新车与牌照,毕竟牌照就是有现金价值的,但人家实际花出去的钱仍旧是28万这个数字。

  申城这样一批有需求的客户,他花28万还是想得到符合这个价位的品质,而不单单是为了获得免费牌照。

  所以,碳硅集团内部对于比亚迪上个月发布的“唐”的销量并不是十分看好,它定价30万,去掉补贴后24万,顶多只能算是有24万的品质。

  然而,怀揣着28万或者24万预算的潜在用户,他们在挑选BBA或二线豪华的时候可以只要求符合乃至低于预算的品质,但在审视碳硅或者比亚迪的时候就必然会要求这两家做出高于预算的品质。

  我花28万,你一个新牌子不能真就只给我价值28万的车吧?

  所以,碳硅集团针对潜在用户,提供的是成本价34万的车,而这样的34万成本放在知名品牌手里至少可以宣称是40万价值的品质了。

  俞兴和碳硅集团都需要感谢也确实在感谢政策给予的扶持,没有这份现金补贴,就不会有这样的“九州”。

  微信群里忽然冒出来一句惊讶。

  崔之愚:快八百的大定,竟然有3成是定顶配Max版,我靠,客户就没有傻的!

  上午的发布会针对顶配Max只有一句话的粗略介绍与最后的价格放送,然而,现在竟然有200多人想要掏将近33万来买它……

  那还说什么呢,空悬、CDC、电吸门、后轮转向、21寸轮毂、香氛系统……给你得了!

  俞兴捻灭烟头,揉了揉脸,走出办公室。

  秘书章阳煦等在外面,手里不知什么时候搞了杯冰咖啡。

  二月下旬的天气,大半杯冰咖啡一口喝下。

  俞兴只觉精神大振,夸了句:“好苦,苦得好,好冰,冰得好啊!”

  章阳煦嘿嘿直笑,觉得自己这个秘书越来越有眼力见了。

  他紧跟老板的步伐,问道:“俞总,现在这个大定数,咱们是不是成了?”

  “成了一半,得看大定的锁单转化,这批人肯定还得试驾的,你再和崔总他们说一声,一定要保障好我们试乘试驾的体验工作。”俞兴嘱咐了一句。

  章阳煦连连点头,公司里好些位高管今天都没来发布会,已经亲自去一线观摩和督战了。

  ……

  碳硅集团的新车午宴极其热闹,不过,场面看起来也泾渭分明。

  互联网是一拨人,汽车行业是一拨人,参会观众是一拨人,后来的媒体记者是一拨人。

  除此之外,像马伝、蔡崇信、郭光昌、宗庆逅等顶级浙商又是自己坐在一起的小圈子,偶尔有人从饭桌上离开去找人打招呼,也是和李术福这样的去叙叙旧。

  《汽车商业评论》的记者邱嘉佑坐在餐桌边,一边竖起耳朵听同行聊天,一边好奇的观察远处马伝等人的谈笑风生。

  许久之后,他收回视线,不无惊讶的说道:“不是都说碳硅和阿里在短视频上竞争很激烈吗?为什么马总和蔡总还会来啊?”

  “谁知道呢,竞争归竞争,阿里不是还投了碳硅集团嘛,而且,微信就是俞总做出来的,估计两边还是有默契的吧。”旁边的同行朱从风随口说道,“哎对,你是玩微视、乐音还是抖音?”

  邱嘉佑答道:“我觉得抖音挺好玩的,我刚才还发了个发布会拍的小视频。”

  朱从风笑道:“是吗?我也玩抖音,咱们加个关注。”

  两人交换抖音关注。

  邱嘉佑等了一会,没等到饭桌上提到自己想听的话题,忍住悄声询问朱从风:“风哥,碳硅集团这边车马费给了吗?”

  朱从风没有正面回答,反问道:“给你了吗?”

  “刚才过来的时候给了个伴手礼和1000。”邱嘉佑低声道,“他们不会就只给1000吧?”

  朱从风摇头笑道:“不会的,这估计就是伴手礼,车马费后面肯定还有,他们今天刚上车,肯定忙得很,理解万岁。”

  邱嘉佑微微点头,琢磨着如何给一篇碳硅集团新车的报道,他对于今天俞总的印象还挺好的,觉得碳硅新车也确实有不错的品质,那琳琅满目的配置看起来诚意很足。

  只是……

  俞总他自己也说拿真心换真心,应该不会不知道车马费就代表着他的心吧,现在连淘宝的小店都知道拿钱换好评。

  邱嘉佑心里转悠着念头,再抬头一看就见俞总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

  有碳硅集团的员工小跑着把话筒递过去。

  俞兴拿过话筒,致歉道:“久等久等,感谢大家对我们碳硅集团和新能源事业的支持,中午一定吃好喝好,就是有一条小小的要求,酒后别开车,感谢大家,感谢大家。”

  随着本地地主的到来,饭菜酒水也跟着上来。

  午宴是早就预订的,甚至直接临时请了另一批的大厨过来帮忙,酒是标配的茅台,浙商这边也没区别规格。

  俞兴放下话筒,一路打着招呼,他今天中午就是招待好宾客,再敬敬酒的表示感谢。

  宁德时代的曾玉群和俞总刚寒暄两句,见他要走,连忙拽住胳膊,低声询问:“反馈怎么样?”

  “还不错。”俞兴的回答没变,但多了一句和领导交流不同的话,“我觉得今年是能和你砍砍价的。”

  销量上去了,供应链就要打折扣。

  曾玉群听到砍价,不仅不生气,反而露出笑容,只有终端市场能打开,宁德电池的销量才能跟着上去。

  他巴不得碳硅集团按照供应链惯例来拿到更多的折扣。

  曾玉群瞧着俞总的背影,心里又在琢磨如何推进碳硅集团和三元锂的合作。

  比亚迪的王川福同样和俞总多聊了两句,问的是同样的问题,得到的是相似的答案,而他心里想的则是自家的“唐”,今天这么瞧着“九州”的上市,忽然有种对决策的反思。

  “唐”或许不应该油改电。

  以及,“唐”是能够进一步推进品质的。

  虽然目标群体不一样,但按照现在的价格,一个落地28.98万,去掉小定的现金优惠,可以做到28.68万,而一个则是落地24.4万,两相对比,反而觉得前者更有性价比。

  王川福觉得自己都有这样的感受,恐怕终端用户的感受会更强烈,既然这样,6月正式全面销售,或许在价格上还得再让一让。

  之前比亚迪在百晓生上被曝光,他情绪上没有太多的波动,但今天即便不清楚碳硅集团的终端反馈,心里的情绪反而复杂起来。

  这个俞兴,真是要交个朋友……

  俞兴一路走过来,一路笑聊过来。

  还没等他到浙商这桌,马伝已经起身欢迎,语气略显夸张的说道:“来来来,欢迎我们的新能源大王莅临本桌指导,可以可以,俞总造车有一手啊。”

  俞兴哈哈大笑,同马伝握手,问道:“那你买了吗?”

  蔡崇信摇摇手机:“我定了两辆,算他一辆。”

  俞兴又和蔡崇信握手,表示感谢。

  这时,一桌的知名浙商都纷纷出声,每个人也是至少定了一台。

  俞兴自是连声感谢,又提了杯酒,其乐融融的一饮而尽。

  “俞总,你这个车是真行啊,我在下面都很心动,不过,我有个问题,纯粹外行的问题哈。”马伝饶有兴趣的问道,“我看这个‘九州’用了很多配置来提高竞争力,为什么那些燃油的二三线品牌不搞很多配置来提升竞争力呢?”

  俞兴明白马伝的意思,‘九州’的丰富配置是彻底把能给的都给了,而一个新成立的车企都能这样,那些成立很多年的传统车企按理说也是可以的。

  他笑道:“BBA的量大,供应链拿到的折扣比二线多,博世收宝马的专利费是100块,收沃尔沃就得120,二线的利润空间本就低,自己也得有高低配的分级,而且,油车的动力总成得占3成的成本,他们都得先保障发动机和变速箱那些核心投入,剩下的配置资金就分少了,我们的电气化集成要好一些,最主要的是,有补贴。”

  电子电气架构的集成会加大优势,但首款“九州”是靠补贴撑着的。

  一旦规模上去,随着国产供应链的比例增加,还能降低成本。

  马伝点点头,大致能明白。

  “来来来,应总,来敬俞总一杯,你得向俞总学习怎么造好车啊。”郭光昌这时候招呼另一桌的铁牛集团的应健仞过来,又给介绍道,“俞总,这是众泰的应健仞应总,你们同行之间多交流。”

  俞兴有些意外于这位的出现,估摸着也是浙商内部有交流和关系。

  他微微点头,打算意思意思。

  应健仞年龄较长,这会已经连续喝了好几杯,觉得自己当年搞众泰的时候,这个年轻人还不知道在哪里念书,再加上,众泰这些年才做几万的车,而碳硅集团上来就做三十多万的车,心情是比较微妙的。

  自恃资历,且是同行,又有交好的大佬在旁介绍。

  应健仞举着酒杯不碰杯,反而笑呵呵的说道:“俞总,咱们造车不像做网站,关乎着交通,关乎着产业,一定得认认真真的做,一定得多和前辈学经验,这样才能共同建设产业,想当年我年轻的时候也像俞总一样对汽车有着坚持和梦想,来,俞总,咱们多交流。”

  前辈姿态很足,酒杯抬得颇高,又是在这样的场合,且身边都是浙商的圈子。

  俞兴脸上的笑意敛了敛,酒杯不往前碰:“英雄不问出处。”

  他顿了顿:“就像车型不问来路一样,该交流的时候交流。”

  众泰的车型是摆在那里的,该交流的时候交流,不该交流的时候自然不交流。

  应健仞没想到年轻人直接这么回了过来,怔在原地,脸一下红了。

  他捏着酒杯:“你,你……”

  郭光昌皱眉又松开:“哎呀,俞总,你这脾气,应总聊一句,你得有好几句等着人家呢是吧,同行多交流嘛。”

  “那就少这一句,免得浪费几句的功夫。”俞兴抿了口酒,又笑着自我批评,“我这脾气像车一样硬,早就被人一直说,喝酒,别往心里去。”

  郭光昌瞧着这位浙商小兄弟殊无笑意的眼神,自己心里一个悚然,这不是小兄弟,也不光是刚造出车的新公司,这是已经和企鹅、阿里连番交手的临港掌门人。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