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都市小说>沸腾时代>第二卷 第一百一十六节 齐头并进,全面发动(第二更求票!)
  在探讨究竞是以益丰这个品牌来直接用作方便面的注册商标,还是另外设立一个更具有冲击力和亲和力的方便面牌子名字,也有争议。

  最初大家也倾向于就用益丰,毕竟产品和公司品牌合二为一,也更简洁大气。

  但益丰这个牌子和华丰、龙丰这些方便面品牌都有丰字,很容易联想混淆,而且张建川始终觉得用作方便面品牌没那么接地气,最终还是觉得重新创立。

  在创立新名字时候,张建川提出的“大师傅”、“小二郎”、“来一碗”都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因为要考虑到注册商标的名称更简便易记,朗朗上口,还有在商品封面上也要容易吸引目光,让大家一下子就能记住,所以“大师傅”和&"小二郎”这两个名字胜出,但“来一碗”一样也很有亲和力。

  最后才是在商标形象上的设计讨论,按照张建川的勾画,慢慢成形,最终通过专业广告设计公司来进行设计,最终定型。

  大师傅是很多地方对厨房里边掌勺大厨的尊称,其对菜肴火候、味道的学握起着决定作用,所以用这个称谓来充当方便面的招牌,可谓相得益彰。

  再加上用这样一个胖墩墩充满喜悦气息的中年男子漫画形象来充当商标形象,出现在方便面上绝对能够让人一下子记住。

  虽然确定了“大师傅”品牌,但“小二郎”和“来一碗”张建川也没有放弃,一样也去申请了商标注册,他总觉得日后如果益丰要发展,除了方便面,说不定还要涉及到其他食品领域,没准儿这两个名字就能派上用场。

  在这个对商标还不是特别重视的年代,张建却觉得如果一家企业你想要真正做成,就要抱着做成百年老店的心思去经营。

  那么无论是“益丰“这个公司品牌,还是“大师傅”这个商品品牌,都要从一开始就开始好生经营和维护历久弥香这句话就是形容这种老品牌的意义,张家川川希望二十年三十年之后,无论是&"益丰”还是”大师傅“品牌,都还能在市场上蹈熠生辉。

  “建川,你也不必太过着急,上海益民食品机械厂和广州人民机械厂两家企业都能满足我们对生产线的需要,虽然我们这一次选择了益民,但是广州那边我们仍然保持着联系,如果真的需要,可以马上下订单,两到三个月之内.生产线就能到位,”

  简玉梅见张建川始终对产能问题抱有担心,也觉得好笑。

  这家伙的自信爆棚,还没开始生产呢,就觉得产品会大受欢迎。

  当然她也对产品有信心,可这一套即将到位开始安装的生产线已经充分考虑到了冗余。

  按照目前生产线主要考虑先以碗面为主,三班制,每班每天生产能力为五吨,而面饼侧是以00克为计,每班日产五万包。

  初期考虑生产熟练和磨合状况,以二班制生产,每日生产可达十万包,年产三千万包也就是三千吨。

  如果熟练之后可以达到三班制,实现年产四千五百屯或者四千五百万包的最高产能。四千五百万包的产能已经相当可观了。

  以本土的龙华方便面厂的销售状况来看,该厂每年产能也就在1000万包左右,全部是袋装面,出厂价在每包五毛二左右,年产值在六百万元左右,对于一个地方性的中小企业来说,也算是不错了。

  就算是益丰投入巨大,在各方面都用足了心思,简玉梅觉得如果91年五月开始开始生产计算,按照八个月时间二班制生产,每月250万包,八个月就能达到2000万包,已经大大超越了龙华食品厂了。

  而且在售价上,益丰也是走中高端路线,不是龙华食品厂能比的。

  按照张建川的预定目标出厂价就要到1.5元左右每盒,当然这和是碗装面本身定价就较高有一定关系。

  但即便是按照袋装面,张建引川的意见也是出厂价不会低于1.1元每包。

  根据简玉梅从食品协会这边了解到的消息,今年全年方便面生产已经突破40万吨,这也就是意味着40亿盒(包),产值已经突破25亿元,其发展势头相当好。

  但从目前收集到的情况来看,中国人均食用方便面的人均餐数仍然远低于周邻的日本。

  日本1985年的人均年食用方便面餐数就达到了40餐,89年已经达到了60餐左右,而国内按照目前食用方便面年人均餐数才仅仅只有3.8餐,只有日本的十三分之一,尤其是在碗装面上餐数更是差距巨大。

  这个市场非常巨大,关键就在于能否生产出符合广大民众胃口,受到广大民众喜爱的方便面。

  “玉梅姐,不要觉得我是在杞人忧天,我这个人预感素来很准。“张建川川笑了笑,“但愿我是杞人忧天吧,嗯,但我还是觉得总比产能富余的好,是不是?&"

  “那是当然。”简玉梅严肃起来。

  “此番我去燕京也就是接治广告的事宜了,汉州这边合作的广告公司为我们推荐了两家,一家是中国国际广告公司,一家是慕京广告公司,…”

  “这两家都算是目前国内最头牌的企业,前者对外资源较多,对于打入国际市场更有优势,如果你要想请周润发或者成龙,可能更方便,&"

  “而后者在京中乃至北方地区更有影响力,你提到了现在正在热播的那个《渴望》,对,的确很火,那女主角,刘慧芳,你想要邀请她来拍广告做代言的话,恐怕就要考虑这一家,因为《渴望》是蒸京电视艺术中心拍摄的,”

  《渴望》很火,在燕京首播就达到了万人空巷的地步,现在央视正在播放,在全国都掀起了一股狂潮,哪怕是张建川川这种不太喜欢看电视的人都一样受到影响。

  原来打算是花重金请周润发或者成龙的,现在有刘慧芳这个价廉物美而且影响力未必就逊色前两者的替代出来了,那就需要再斟酌一下了。

  当然目前张建川也只是有这样一个想法,毕竞这个刘慧芳的角色也刚开始爆红,其持续能力能达到多久,现在还不好说。

  而周润发和成龙在南方地区,尤其是在青少年男性中的影响力还是要大得多,而这个群体往往是外出务工的主要群体,在工厂工地和交通工具中占据主流,这一点也不能不考虑。“玉梅姐,你先去接治,看看情况,把两方面的考量都和广告公司那边交代一下,先不忙下结论,请谁来代言,用哪家公司,还有花费多少,甚至他们和央视那边的关系,都要考虑进来,毕竞我们在京里边啥关系都没有,说穿了就只能豁出血本砸钱,但不这么做又没办法,…”

  张建川慨叹

  这一砸,弄不好自己在股市所得和建材公司一年的盈利甚至还要搭上贷款,都得要搭上去。

  可他太清楚这种速食类快消品广告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了,这比饲料上的倚重还要大得多。

  这是要直接对标全国所有普通民众的,说穿了花再大的价钱都得要砸。

  “我明白,这半个月,除了联系几家大学外,主要心思也就是这个了,让燕珊跟我去也好,帮我分担分担简玉梅也知道这一次去任务艰巨,虽然只是初步接触,但是张建川对自己很信重,如果自己觉得可行,拿了主意,基本上也就差不多了,她要对得起这份信重。

  缺人,还是缺人,张建川和简玉梅都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

  但是这人又不是变出来的,也不是随便去拉两个人来就能用的,一方面要人家看得上你这里,另一方面你也要有选择性,要符合公司现在需求。

  好在吕云升回来了,可以一定程度把生产这一块彻底扛起来,不用多操心了。

  从简玉梅办公室出来,老远就看到了探头探脑的覃燕珊,知道她肯定是担心简玉梅对她的观感,张建招招手。

  看张建川的脸色,覃燕珊心中终于大石落地。

  虽然张建川川应允自己辞职来益丰公司,但是她也了解了一下益丰公司的情况。

  除了张建川本人外,更多的日常事务其实是简玉梅在负责。

  其他管理层基本上都是各管一摊子,但唯独简玉梅这个女人却是常务副总,所有事务都在她管辖范围内。

  可以说就算是自己进了益丰,一旦简玉梅不认可自己,恐怕自己在公司里都会很难过,甚至呆不长。

  “不用这样疑神疑鬼,要相信自己,我把你的情况和玉梅姐说了,她很惊讶,也很好奇,嗯,当然也很满意。”张建川看了一限喜滋滋地覃燕珊,“但是”

  一听但是,覃燕珊就紧张起来,“简总有什么要求?”

  “她的要求就是你立即办好辞职手续,下周就要跟她去燕京和天津出差,”张建川川用手指点了点覃燕珊:

  “这是一个机会哦。” 沸腾时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