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和合笑着说。
但程心瞻笑不出来,他再也不相信掌教嘴里的“好处”了。
“嘿,算当我唬你呢,一气化三清可曾听过?”
“嗯?”
程心瞻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听过,听通玄祖师提过一嘴,但细问祖师,却又不肯答我,只说当上副教主才能知晓,还请掌教点拨。”
纪和合笑点程心瞻,
“你们呀,一个个的,听到庶务就头疼,听到新法术就欣喜,可如果没有庶务,又哪来的宗门,哪来的这么多法术让你学呢?”
“弟子受教了。”
程心瞻回说,同时他也调整好了心态,因为他明白,掌教说的是对的。如果都想着自在逍遥,那就没有“法教”、“传承”之说,那么像自己这样的乡野凡人出身,这辈子也别想踏上修行之路了。
纪和合笑着点点头,然后便说,
“通玄说的不全对。这道法门是我三清山的绝门秘术,准确来说,是只有副教主才有资格修炼,四境便有资格知晓。不过在山中,一般而言都是入四就升副教主的,就算是副教主职位满了也会由新人把老人顶替下去,这个少有例外。
“但例外当然也有,比方说守真,他就是,升四后软硬不吃,就是把这道法门摆在他面前都不心动,宁愿挨罚都不愿意当副教主。拿他是没有办法的,他当年在雷府就不愿意坐衙,一直要出外差,不知挨了多少训,后来去了五雷院,更是什么都不管了,只埋头钻研雷法。
“通玄也是,你还没到四境怎么就跟你说漏嘴了呢,日后我还要找他算账。”
说起宗里这些四境人物,纪和合也是摇摇头,这两个不服管的,加上苏教主和魁元帅两个天天骂人的,程心瞻都有些同情掌教了。
纪和合叹气之后继续说,
“至于为何定规矩要四境才能知晓、副教才允许修炼,这里面还有多重原因。第一个自然是保证不失密,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山里有规矩,非四境不得为副教,而此秘术只有入四境才具备修炼条件。最后一个,是因为此法是一道分身法,考虑到副教要兼顾高境修行与大量庶务,所以授此法以作激励,兼顾两头,以免都想着撂挑子。”
程心瞻恍然,但紧接着想起一事,
“那路教主?”
纪和合摇摇头,
“放心,这种秘法泄露不掉的,法不传六耳,各宗都有各宗的法子,咱们三清山的法子就是把秘法炼成“秘禁果”,之前我把《抱朴子——候风鸟占篇》传给你的时候用的就是这种秘法,还有印象吧?
“以“秘禁果”所传法门,你就是学会了也说不出去,连搜魂都搜不出东西来。不然,要是一个高层被生擒了去那还得了?也就是像人参果这种突然临时发生的事,未曾提前以“秘禁果”法加密,才会有泄露出去的风险。这种事就是得事后补救,比如现在再告知宗内某个人关于人参果的事,就会通过“秘禁果”告知了。”
“原来是这样!”
程心瞻闻言懊恼,说,
“那当时我应该先告知掌教,由掌教以“秘禁果”法加密后再分别秘密告知其他人,这样就不会泄露了。”
纪和合笑着摇头,
“你当时才什么身份修为,哪里能想到这么多事,而且当时在场的已经都是宗里的主事人物了,笃行那种事谁也料不到。
“这没什么可说的,十几万人的大宗,哪能做到事事无差错,我们也只能做到最大程度的安全和不失密。我记得前些年,武当山闹笑话,山中管事偷摸把山下的皇室王公接到山上住,按日收费,不知泄露了多少东西流落凡间呢。”
程心瞻听着哑然失笑。
“而且想要不失密,代价也很大,加禁、传禁、解禁都很麻烦的,“秘禁果”炼制起来尤其费神。要想从上到下的控制,很难,还得全宗弟子一起培养这个意识。”
纪和合说。
程心瞻点点头,想到了自己自打入山后就一直被人反复叮嘱的“三禁两不宜”,里面就有不得失密这一条,各类戒律、典籍、法术里,基本也都有提醒。
“保密这块是神女峰在管,你要是有什么想法,可以去找笃宜商量商量。你要是想管,我想笃宜也一定愿意让你。”
掌教笑说。
“不,还是不必了。”
程心瞻连摆手,开玩笑,身兼三位副教之事,那真是不用修行了。
“对了,既然你提到了,那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知你,笃行快出来了。”
纪和合说。
“是吗!”
程心瞻闻言一喜,当初宗里查出来有十二位同门都被龙虎山钤印幽精,其中境界最高的就是路教主了。到如今,其余十一位同门都先后出关了,现在仅剩路教主一人了。
路教主也算是深受大难,元神打碎了重铸,也不知吃了多少苦头,耽误了不少时间,如今苦尽甘来,终于要重获新生了,实在可喜可贺。而且,路教主出关,宗里便重新多出一位四境战力,更重要的是,多出了一位经验老道的副教主。
纪和合点点头,说,
“就这一两年了吧。好了,说跑题了,话说回来,一气化三清还想不想学了。”
“学,想学。”
程心瞻连道。
“反正你现在已经答应担任副教了,我也就实话跟你说了,此秘术只有四境才具备修炼条件不假,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四境都能修习。”
程心瞻闻言瞪大了眼,那这不是骗人么!
“你别用那种眼神看我,此法非得以先天法炁才能施展,许多四境在结胎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未曾完整历经九次变化,是故未能修成先天法炁,这我也没办法。”
纪和合有些心虚,在过往的很多年里,他就数次被人用这种眼神盯过。
“掌教,那咱们宗里现在,有哪些人是被骗了……不,弟子想问的是哪些人是没有修成先天法炁的?”
程心瞻问道。
“当下的话,只有我、守仁、笃宜,三人炼成了,其他的都没炼成。”
纪和合小声说。
程心瞻实在不知道说什么了,那岂不是一大半的人都被骗了?
“对了,无咎暂时还不知道这件事,他一入四就去了滇文,等他回来了我还要找他掌执纯阳殿呢,你可千万别说漏嘴了。”
程心瞻无奈点头。
“一气化三清”这道法门,往简单了说,就是以先天法炁凝成一个种子,在体外化生出一个假身。这道假身从炁种开始萌发,也是要历经九次变化长成炁胎,所以成胎不圆满的人肯定是练不出来的。等长成炁胎后,再进一步培育,长大成人,达到和本体相同的状态,称之为“炁身”。
“这个“炁身”与本体完全相同,只不过是由先天炁种和后天五行灵气凝结而成,不是血肉之躯,但其神奇之处在于一应本体命藏神通会在“炁身”中凝成“神通种子”,所以一应神通也皆可使用。“炁身”也有“炁丹”和“炁胎”,金丹法相与元婴道域均可施展。
“这道法门和身外化身、尸解身、假壳都不相同,“炁身”基本上就是照着本体再造了一具假身,和本体实力息息相关。本体实力越高强,“炁身”也就随之水涨船高。
“这也随之带来了另一个优势,因为“炁身”和本体气息完全相同,所以也可以用来挡咒、挡灾。”
“法门炼成后的威力也是因人而异,少的能凝成一具“炁身”,最多能凝成三具。“炁身”的实力,最少能达到本体的三成,最多能到七成。”
“多少?!”
程心瞻直接惊叫出来。
纪和合见状呵呵一笑,老神在在,重复了一遍,
“最多三具,最多七成。”
在他对面,程心瞻实在震惊难言,如果掌教说的是真,那这简直是神术!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四境的三成实力依旧是四境,能调动的天地灵气与能施展的神通法术,都不是三境可以比拟的。
“您炼成了几具“炁身”,有几成实力?”
程心瞻问。
“只有一具,六成实力,坐在三清宫里的,一直都是我的“炁身”。”
炁身纪和合笑着说。
程心瞻瞪大了眼,不过随便便释然了,难怪,难怪无论什么时候找上三清宫掌教都是在的,而且还都空闲。原来,一直坐镇在这里的仅仅是掌教的一具假身。
“非我自夸,能把炁身修到六成实力的,实在少数,守仁是四成,笃宜是三成,不过大家都是只修出了一具炁身。在整个三清山历史上,两具炁身的屈指可数,三具炁身只有仙翁自己炼成了。”
纪和合笑道。
程心瞻却不意外,这样堪称逆天神效的法门,要是那么好练成那才叫奇怪呢。
“所以我很好奇,你能把这道法门修成什么地步,能否重现一气化三清的顶级境界。”
掌教看着程心瞻,眼神里充满着期待。
程心瞻连摆手,
“哪敢与仙翁相提并论。”
“不要忙着妄自菲薄嘛,以你的真形圣胎造化,练成一气化三清并非是不可能的。”
纪和合笑着说,然后把手一翻,掌心里变出两个放着紫光的像桃一样的果子。程心瞻认得,这就是“秘禁果”,上次在三清宫里,掌教传《抱朴子》的时候用的就是这个。
不过,怎么会有两个?
这时,便见纪和合把手递过来,并笑着解释,
“这一个,是《一气化三清》,这一个,是《抱朴子——金丹篇》。《金丹篇》说的不是三境的修行,而是泛指内丹、外丹两种大道,里面囊括有全五境乃至仙境的内丹修行法,包括你现在需要了解的渡三灾法以及将来要了解的五境合道之机与成仙之法。此外,这里面还有好些仙品外丹丹方,其中就包括你感兴趣的“尸解丹”,你好生钻研吧。”
程心瞻再度震惊,他实在没想到,自进门以来掌教一直说的是“一气化三清”秘法,怎么临到末尾,又忽然丢出一个镇派道书来。而里面的内容,也确确实实是自己需要了解的。自己才踏上四境,但整个四境往后的坦途大道已经铺到自己脚下了。
“快接着。”
纪和合把手往前递了递。
程心瞻接过来。果子是法力凝化,轻飘飘的,但他却感觉到了千钧之重。
“《金丹篇》为《抱朴子》第一篇,也是内容最为庞大的一篇,浩瀚如渊海。而且仙翁行笔视角极高,旁征博引,内外丹道相互印证,强调内外混一、人丹合一,往往一个词后面有四五层隐喻,你一定要多读、细读。”
纪和合嘱咐道。
程心瞻点头称是。
“你才成胎,又新任山主、副教,刚好趁这个机会,一边熟悉山里庶务,一边稳胎化婴、缔结道域。还有两门高绝的法术与道书要参研,我看你短时间是脱不开身的,就老实待在山里吧。除魔的事先放一放,你到了这个位置,该为宗里多考虑考虑了。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我留世的时日无多了,现在全宗都心知肚明,你精修五行阴阳,修为声望都摆在这,肯定是要接我班的,只是早晚的问题。趁着我还有些时间,让我多带带你。
“总之,从现在起,平顶山你必须一直在,至于是真身还是化身我不管。如果你真身要出山,必须要先报与我知晓。可能做到?”
纪和合问,语气严肃又真挚。
程心瞻受宠若惊,自然连声称是。
“再提醒一个,就算你想出去,也不必总是劳身,可以动一动元神嘛。另外,眼光也不要一直局限于地上,追斗逐月、遨游星海又何尝不是一件美事呢?”
纪和合冲程心瞻眨眨眼。
这位当家掌教深知眼前年轻的万法经师生性烂漫,也不舍得强留他在山中处理庶务,于是又主动给他想了一个法子。
程心瞻笑着说好。
“行了,不耽误你了,去吧。”
纪和合挥手送客。
程心瞻起身告辞。
等到年轻道士走远,三清宫里便响起了纪和合饱含笑意的自语声,
“六息食气始知程,甲子年岁称先生。
星海飞驰长生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蜀山镇世地仙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