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修真小说>蜀山镇世地仙>第四百三十章 天高云淡,广法参玄(5.6K字奉上,迟到了抱歉)
  沙海的托天大圣!

  果真是她!

  好,好,都不是省油的灯。这托天大圣才是打的好主意,出手也是好时机。

  沙海与南海交恶,趁着南海空虚,她接手催浪,打上岸来,不光是阻断自己渡劫,整个崖门水道也要毁于一旦。最关键的,她是彻头彻尾的海上龙王,对待淹陆毫无负担,她才是一石二鸟!

  “胡家兄弟还活着么!”

  绿袍质问托天,语气中饱含怒火。

  然而,回答他的却不是托天大圣,反倒是胡海焘的声音从海上传过来,

  “老祖!您也莫见怪!您非要我们送死,托天大圣却能让我们活,要怪,就怪您的心太狠了些!”

  绿袍听闻,真是要气的一口老血喷出来,但他此时已经不想再说话了,海浪漫过四百里,已然起势,现在又换作五境真龙御浪,还在拔高,即便是自己去海上也平不下来了,眼下最要紧的,是想着如何保全崖门水道。

  另外,自己也没这个必要去平,五境真龙驾驭的千丈高浪,倒要看看那个道士怎么去拦!到时候,道士破境失败,海水倒灌伶仃洋,那三条走江的蛟龙都要跌境。等到那时,新账旧账再一笔一笔算!

  ————

  天梯顶上,程心瞻看着西江翻涌,知道绿袍老祖也在采取应对措施了,于是手下琴声再变,由高亢激昂转为迫急短促,催促蓝逸舟趁机速过龙门。

  北江在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均有分流,均可入海,又以洪奇门分支最为宽阔。不过,蓝逸舟不是傻子,谁也不知道其余水道入海口有没有龙门,这时候自然是走虎门入海最为稳妥。所以在途径滴水岩时,他毫不犹豫地引洪东折,灌入虎门水道,随即奋力一跃——

  于是,金光龙门再次显现,满天霞光重新降临。

  “昂——”

  便听一声龙吟,一条红灿灿的锦龙腾空而起,朝着云顶上的龙门飞跃。在今日走江的这三条蛟龙中,蓝逸舟跟脚比木龙高,境界比螭龙高,加上其本身属火,命应南方,所以飞跃龙门是最不费力的那个。

  龙门上的明霞似血一般红,把虎门左右照的红彤彤一片。锦龙飞出云霞,此时,他龙背上过分长的红色鬃毛此时全部化为赤色龙鳍,离真龙之相更进一步。而且尸身重新化为血肉之躯,遗失的龙珠也在此刻重新缔结。

  龙门一跃,蓝逸舟重回生前巅峰。

  倘若他以后还有机缘,只要再进一步,便可证得南方火德赤龙。

  一朝摆脱桎梏,转死回生,蓝逸舟仰天长吟,压抑多年的苦恨尽数宣泄。随即,他投身伶仃洋,领着北江两百丈洪峰去追头浪。

  重回巅峰的蓝逸舟本事何等高强,即便是落后许多,也是没花费多少时间便追上了头浪。此时,头浪在顾逸、时雨君两位四境龙裔的催发下也已经达到了七百丈高。

  北江浪头追上,又瞬间将头浪推至八百丈高。蓝逸舟汇入其中,立即充当领头角色,继续催浪。

  赤龙一入南海,仿佛才真正活了过来,全身上下都冒着火焰似的赤红灵光。在他的操纵下,巨浪还在飞速拔高。

  但此时,伶仃洋去浪离云梯山才过一百二十里,高八百丈,南海来浪离云梯山仅一百五十里之遥,高有一千四百丈。即便是蓝逸舟入海后神威异常,但留给他的时间和余地终究太短。

  两道大浪眼看便要相撞。相差这般悬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去浪会被来浪瞬间击垮。到时候,八百丈高的去浪会被击碎成泼天的洪水洒落到伶仃洋沿岸,一千四百丈的来浪在被抵消一部分势头后依旧会涌上庾阳,届时,便是生灵涂炭。

  天梯顶上,程心瞻已经停止了抚琴,此时浪潮他已经完全交由三龙操控。眼前这样差的局面他也不是没想过,大浪即将相撞,道士迅速掐了一个诀,手指南海,喝念咒语:

  “道言,无海不成龙,无龙不称海。

  “道言,善男子善女人若心事龙王,书写龙讳,观想龙形,身怀龙威,依时供养,读诵经文,奉以清水,可呼召龙王。

  “吾闻,南海位列四海,身怀火德,有真龙敖氏讳钦居海为王,建宫称制。

  “吾言,今有无德魔龙窃据南海,兴浪攻陆,骇人听闻。兹有南海龙裔南方赤龙蓝逸舟者,入海除魔,平风止浪,消弭水患。

  “吾闻,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举头三尺亦有神灵,是故:

  “吾请,南海龙王敖钦现见,附身子孙,平息水患。

  “吾命,即为太上大道君灵宝天尊敕令!”

  道士的咒音玄奥非常,如唱经,如龙吟,如雷鸣,在胎音的加持下,咒语仿佛被不断放大,一直传到南海深处。

  于是,南海动荡。

  约三息后,在南海深处,当今称之为远洋的地方,一道赤红光芒仿佛红日一般跃出海面,随即又似日光一般照耀过来,瞬间跨越万里之遥,来到云梯山前。

  赤光在云梯山前凝成一个巨大虚影,化作一个体态矮胖的朱袍老者。老者大肚高挺,红须阔鼻,双手负于身后,环视四方。

  龙威弥漫,水运涛涛,这个老者仿佛一座立起来的海。

  绿袍、托天、南海双凶、走江三龙,无一个敢与之对视。

  老者看过南海,又看向东海,随后再扫过一遍陆上,神情不曾有过半点变化,叫人看不出其心中的想法来。到最后,老者才低头看向天梯顶上的道士,眼中流露出些许笑意来,答曰:

  “领大道君法旨。”

  说罢,龙王虚影消散,化作一道红光附身赤龙之上。

  在这一瞬间,赤龙气息暴涨,居然就地破五境,散发出真龙之威。蓝逸舟长吟一声,南海翻涌,座下巨浪骤升至一千五百丈,伶仃洋瞬间见底。

  此时,在南海来浪之上,托天大圣死死看着云梯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直到对面的浪头瞬时暴涨,挡住了她的视线,才叫她回过神来。

  见状,托天大圣二话不说,转身便走。

  这位妖魔没有半点再运神通的想法,她看的明白,今天是时机到了,她能做的也就是推波助澜了,她是海里的龙王,不可能真的打上陆地去。倒是那个古龙王虚影叫她十分心悸,南海能召唤出古龙王虚影,那东海呢?众所周知,传说中的东海龙王实力为四海之首,如果来日这个道士以此神通对付东海,自己又该如何自处?还是回去先把这个问题想明白要紧。

  这位妖圣走的干脆利落,一下子就不见了身影。南海双凶紧随其后,往东方沙海方向飞去。

  紧接着,两座海上山岭一般的浪便撞到一起。

  “轰——”

  一声开天辟地似的巨响在南海上回荡,经久不歇。

  两座基本持平的巨浪相撞,撞出的浪花冲天而起,整个南海沿岸的云被瞬间冲散,阳光毫无遮挡的散落下来,照在海上,竟是异常的刺眼。

  随即,天降暴雨。

  骄阳射到暴雨上,又映射出一道道绚丽的霓虹。

  “轰隆隆——”

  而在霓虹挂满天际之后,地龙翻身似的巨大动静才从海上传到岸上来,震的整个庾阳都在摇晃。紧随其后,一道高达两百丈的巨浪倒卷回岸,朝着伶仃洋涌来。

  这不是由妖魔兴起的巨浪余威,仅仅是因为近海被抽干之后的海水回填。

  海水被抽的急,还回来的也急。

  两浪相撞之后的余波导致暴雨、地震与海啸,一同到来,整个庾阳中东部、伶仃洋两岸千里方圆的大地像是一条暴风雨中的板筏,在剧烈的晃荡着。

  方才那一下,相当于两位五境真龙在近海斗法,也就等同于两位陆地仙人在相距庾阳沿岸不到一百五十里的地方硬拼一记,这样大的动静反馈到岸上来,其威力可想而知。

  此时,三条蛟龙在巨浪相撞时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内伤,纷纷掉落海中,被海底巨大的暗流裹挟,随波逐流。而且,蓝逸舟的气息已然回落,无法做到像方才骤然拔浪那样来镇压反潮。三条蛟龙奋力挣扎,拼死向岸边飞去,想要追赶回潮、稳固三江。

  但这显然是来不及了。

  “昂——”

  此时,又是一声龙吟,这次,却是在云梯山以西响起。

  众人转头去望。

  却见一条长达百丈的真龙法身在崖门水道上显露真形,此龙一身的墨绿鳞片,现身后虚空中立即有云雾滋生,将其拱卫笼罩,叫人见首不见尾。

  绿袍老祖!五境骊龙!

  此龙现身后,盘身在崖门水道左岸的山崖上,发出阵阵龙吟,一股五境龙威与浩大法力弥散开来。于是,涌入黄茅洋的海潮便渐渐平息,晃荡的西江也逐渐平静。

  但与此同时,随着绿袍老祖强行稳固西江,还有一股巨大的力道从地底横向往东传,伶仃洋两岸的大地群山开始出现裂痕,其中最大的一道直指云梯山。

  这个孽障!他还在火上浇油,趁着庾阳地脉不稳之际,发动神通,裂地催山。

  不过就在这时,天梯顶上飞出了两颗珠子。一颗放着金毫白霞,似乎比天上的太阳还要刺眼;一颗散发柔和的幽光,在白霞中看起来像是虚空破了一个洞。

  两颗珠子盘旋飞舞,形成一个黑白太极图,发着阴阳玄光,逐渐明亮,叫人无法直视,纷纷闭上了眼。

  等到那股刺目的光芒消失,众人再睁眼去看,却是一个个的都被震惊到失语:

  阴阳玄光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尊法相——

  一尊高达一百二十八丈的巨人法相,披紫腰玉,人身鸟首,顶天立地。

  法相矗立在云梯山前,南海之畔,身披八卦九宫紫霞仙衣,头戴紫金莲花冠,腰束山川玉带,群山百川虚影显照在空中,漂浮在他的身后。法相鸟首,青羽白喙,眼如点漆,俯望大洋,其神决绝。

  众人为之一窒,就连不远处的盘山骊龙也是骇然变色。

  只见法相掐印,口念咒语:

  “镇元元镇,普告万灵。

  岳渎真官,土地祇灵。

  各安方位,听我号令。

  山河无恙,不必妄惊。

  敕镇!敕定!敕封!敕禁!”

  大地之下,胎音依旧震响,应和着咒语,广播庾阳。

  天地之间,一片寂静,再听不见什么水声龙吟,再听不见什么地震潮鸣。唯有咒语声回荡,唯有胎音依旧。

  于是,潮息,浪平,地静,土合,云散,雨收。

  须臾之间,一切如常。

  ————

  在伶仃洋两岸有不少看客来目睹鼎鼎大名的广法先生升四,有高境也有低境,一连串的惊天动静叫他们看的激情澎湃,直呼不虚此行。有些人方才真以为庾阳要塌了,所以有不少四散逃的,但也有不少主动准备抵御海啸和安定地脉的。不过此时,这些人都停下来了,呆呆看着云梯山前那座顶天立地的巨大法相,包括那些四境大修士。

  一百二十八丈的法相?

  史书上可有记载?

  鸟首人身,哪家真形画册上可有收录?

  闻所未闻!

  在这之前,那一桩桩、一件件的大场面都没有让他们这样震撼过,这是一种由极致的动到极致的静的震撼。

  这尊法相明明站在原地都没动过,仅仅是诵念一声咒语而已,一场需要让五境化身本相镇压并从中推波助澜的海啸地震就这么被平息掉了。这给人一种极大的不真实感,仿佛方才那天塌地陷般的景象只是幻觉而已。

  风平浪静后,法相偏头看了一眼西边的骊龙,眼神淡漠无情,随即便骤然消失,重新化作两颗珠子,飞回天梯顶。

  是了。

  一直处于原地不曾动弹的还不是法相,是那位先生。

  想明白这个道理,所有人艰难抬头,把目光转向天梯顶。

  紫微乘舆,大地胎音,琴声弄潮,发符烧檄,蛟跃龙门,召遣龙王,百丈法象,平海息潮。这些看客在脑中回想着过往这几天里山巅道士施展的一项项神通以及自己所见的一幕幕画面,不约而同有股时空错乱之感,所有人都自然而然产生一种疑惑:

  此人莫不是前唐古仙在世?

  他用的好似都不是当今修行界常用的手段?

  众人沉默的看着,沉默的想着。于是,整个庾阳就这么沉默起来。

  唯有从第一声响起后就不曾停歇过的胎音一直在庾阳上空回荡。

  在沉默声中,漫长的第五天就这么过去了。

  八位四境大修士与三条四境龙裔重新回到云梯山脚下,拱卫着山巅的道士。

  法相消失后,骊龙也跟着消失,现在谁也不知道这位南派之主有什么打算。有些人在期盼着还会不会有什么大动静、大热闹可看,有些人则是期盼着千万不要再有什么幺蛾子了。

  沉默声中,第六天过去了。

  没有任何意外发生。

  然后是第七天过去,第八天,第十天。

  伶仃洋两岸异常平和,对比第五天的激烈,叫人总觉得不适应。

  不过,随着第二十天,第三十天,第五十天一一到来,众人也就逐渐习惯了这种沉默。而且,随着胎音持续震响,整个庾阳愈发沉默,到了这个时候,似乎连小声说话都变成了一种唐突和打扰。

  此时,云梯山四周坐满了人,伶仃洋两岸无处下脚。

  第六十天。

  第九十天。

  第一百二十天。

  从春至秋,跨越了整个夏季。

  直到第一百二十八天的黎明,日出时分。

  东方有紫气浩荡一万九千里而来,从东海海面一直平铺至南海云梯山前。

  至此,胎音消失。

  伶仃洋两岸响起一片轻微的风声,那是所有的看客都同时松了一口气。

  “恭贺广法先生参玄!”

  不知是谁带头喊了一句,打破了维持四个多月的漫长寂静。

  “恭贺广法先生参玄!”

  有人开始稀稀朗朗应着。

  “恭贺广法先生参玄!”

  所有人同声高呼,如海如潮。

  天梯顶上,道士站起身来,走向东侧崖边,亮相人前,然后朝四方行礼答谢,既是礼拜天地,也是在回谢众人。

  随后,他挥手一招,一万九千里紫气飞下天际,凝缩成一条紫巾落入他的手中。

  “鸿蒙紫霄罡。哈哈,没想到,贫道有生之年还能见到天下第一罡。”

  他身后的大殿里走出来一个道人。

  程心瞻回身行礼,

  “劳累掌教陪着弟子久坐。”

  “他劳累什么,他笑的都没停过,心里头早就乐开了花。”

  承初真人跟着走出殿来。

  “哎呀,同喜嘛,同喜!”

  纪和合乐呵呵回。

  “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了不得,我们都老了,老了。”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道最后走出来,然后环顾一圈,不禁摇头,

  “可惜了,他们都太谨慎,三颗小尸解丹,何等珍贵,就换我们三人外出静坐四个月,实在可惜。”

  “融一真人,话也不能这么说,起码在这四个月里,我们好歹是安心的,不然哪敢放先生在外面破境。”

  承初真人笑着说。

  纪和合也跟着点头。

  程心瞻脸上亦有懊恼之色,他愧道,

  “是我这个局做的太直白了,一直在逼着他们出手,反而叫他们格外防备。如果有心找个僻静之地,亦或是假装负伤,没准他们还会积极一些。”

  “此言差矣。”

  承初真人并不赞同,说道,

  “你这次在世人面前破境,带来的好处远比埋伏到一两个魔头多得多。你的神通造化,大家有目共睹,这大大抬升了我道门声势。这样人前显圣的事你只管多做。如此,往后如有入道者、转修者、归顺者、家有良材者,第一反应便会是我们东方道门,而非北道、玄门、佛门、旁门、魔门这些。如此,往后如有大劫大祸、大灾大难,世人自然会先想到由我东方道门出世执牛耳。如此,往后我道家香火自然鼎盛不颓。

  “事实上,这才是我们三个愿意外出陪你破境的根本原因。至于魔头,能有收获最好,没有也无妨。他们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所以你不必介怀。”

  承初真人这话果真安慰人,程心瞻听着好受许多,脸上也浮现出笑容,回道,

  “心瞻受教了。”

  此时,他心胸开阔,又值一阵凉爽的秋风掠过山顶,叫人愈发清爽神怡。他举目四望,见天高海远,大雁成行,不由诗性大发。

  他再低头近望,却见崖边的一圈野菊黄的醒目,在秋风中吐蕊放香,激人精神。而在这山崖之下,潮汐奔腾而来,拍打在崖石上,卷起浪花飞溅,但又无法真正撼动山石,只好无奈退去。

  见此,他胸中词语已生,开口吟道,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妖魔鬼怪不禁看,癸水止于戊岸。

  云梯山上高峰,黄花笑傲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蜀山镇世地仙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