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你好像来这里有点儿纠结啊,怎么回事儿?”
不得不说杨文俊的感觉很敏锐。
张建川不确定自己和单琳这段感情能持续多久。
在很多人眼里,自己和唐棠其实不合适,毕竟唐棠是大学生,而且家庭情况也和自己家相差甚远,而单琳就不一样了。
家庭条件相若,而且自身条件也合适,都是从临聘人员到招聘干部,再朝着正式干部奋斗。
如果不是自己的表现太过优异而被县里特别考虑,单琳从招聘干部转为正式干部甚至要比自己更早,但即便是这样,单琳明年大概率是要转正了。
可问题是她要转正了,前程正好,而自己却要停薪留职甚至可能辞职了。
这怎么看都觉得有些离奇诡异。
单琳会怎么看,怎么想?
或许停薪留职还要好一点儿,至少给单琳留下一丝希望,但这一丝希望是建立在自己创业失败的前提下,这就太让人无语了。
自己只有失败才可能重返体制内,甚至张建川确定自己就算是这一次方便面项目失手,自己也不可能返回体制内,而是要继续创业才对。
反倒是如果自己成功了,也许,大概,可能,万一自己觉得搞企业对自己失去了挑战性,更愿意回体制内来一展身手呢?
和单琳相好这件事情张建川甚至都没敢和母亲说。
就是因为母亲对单琳印象太好了,一直觉得单琳才是自己最好的对象。
哪怕是自己和唐堂热恋期间,母亲都还时不时回忆起单琳的好来。
现在如果知晓了自己和单琳的事情,只怕立马就要考虑去见对方父母,谈婚论嫁了。
“别瞎说,就是有点儿累了。”张建川也没下车,两人就这样坐在车上。
“累了?在童娅那里呆太久了?”杨文俊反问。
张建川气笑了,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滚!”
“哪有啥累的?广华说你们早就把股票出手了,这段时间不适用一直观察么,还有啥累的?”杨文俊问道:“是方便面厂的事情?”
“都有吧,虽然股票出手了,但也要看看后市局面变化,基本上符合我的判断,从今天开始大概率深圳这边要进入一个跌跌不休期了。”
张建川歪着头靠在车窗边上,目光幽暗。
“方便面这边肯定要辛苦一段时间了,我估计未来这半年时间里我都不会轻松,所以我打算停薪留职了,如果县里不同意,我就只有辞职了。”
这个情况杨文俊也早有预料。
张建川基本上是把大部分身家都投入到了方便面这个项目上,再说还有建材公司作后路,但是既然要做肯定要全力以赴,县里也不可能一直容忍你这样漂浮在外才对。
“你是担心单琳反对?”杨文俊猜的很准,“话说回来,你这样做给外界的印象也的确有些草率,才给你干部转正,你就要停薪留职,把县里给你的优待当成儿戏了?嗯,我再问你一句,如果让你继续执掌民丰,你会走这一步吗?”
这个问题把张建川问住了,张建川思考良久才缓缓道:“有些事情没有假设一说,我也不知道如果民丰一直在我手里,按照我的发展计划在壮大成势,我会怎么样,但大概率应该是不会走这一步吧,赚钱是一回事,但我感觉我好想更喜欢一件事情在我手里做成,做大,做到极致,听起来好像有点儿矫情,或者是因为我已经不缺钱了才有这种底气和资格说这话吧,但这是我真实想法。”
杨文俊嗤笑了一声,“我倒是觉得你自己还是分析得很对,你是因为腰包里不缺钱了才会生出一些理想化的想法,真要囊中空空,你就要考虑该怎么多赚钱让自己实现财富自由才对了。”
“你的意思是你我现在都已经实现财富自由了?”张建川反问。
“差不多吧,或许我们俩对财富自由的标准还有点儿不同吧,但我觉得我现在差不多
了,但我还是敢把我财富自由的底蕴全数押在你这个方便面项目上,怎么样?”杨文俊笑了起来,把烟蒂丢掉:“行了,别东想西想了,船到桥头自然直,会有路的,去吧。”
难得遇到杨文俊都能说两句有哲理的话来宽解自己了,张建川也只能下车,进门,丢给老曹头一包阿诗玛,悄然而入。
到二轻局自己办公室里打扫了一番,张建川悠哉悠哉地去局办康跃民那里找了几张近期的报纸,又去打了一瓶开水,这才回到自己办公室里坐在藤椅里,开始享受起难得的清闲生活来了。
翻开11月23日的《人民日报》,《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搞活商品流通打破地区间市场封锁》,如果不是形势严峻到一定程度,也不至于要国务院来发文,张建川心中琢磨想民丰公司的丰禽一号还是在省内呢,在汉东汉南一样要遭遇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遑论这种跨省的影响。
只有那种深受欢迎,在各地都受到追捧的产品才能打破这种界限束缚。
边上还有一则小消息——《我国半导体协会成立》。
半导体张建川知道,但是并不太懂,大略晓得这东西是电子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产品,被誉为工业粮食,在国内还处于一个相当落后的状态,和欧美日各国相比,差距明显。
而且张建川记不得在哪本书里看到过,欧美在《瓦森纳协定》中对中国这些技术是严防死守,坚决不允许中国获得这方面的技术和产品,而中国要想打破这种封锁任重而道
远。
再往下一则消息也吸引了张建川的目光《熊猫汽车在中国》。
这篇报道用相当长的篇幅介绍了美国独资的熊猫汽车在自己当兵所在地方惠州落户,总投资十亿美元。
如果不是说首期2.5亿美元已经到帐,并且前期的建设已经完成大半,张建川真的觉得不可想象。
这样大一个项目是外商独资不必说,而且关键是所有产品百分之百外销。
这就有点儿夸张了。
在日韩廉价汽车正在欧美大杀四方已经引起了欧美,尤其是美国汽车界的极大不满时,现在又在中国来一个独资项目,生产的小排量紧凑型汽车,以年产三十万辆的规模再去冲击欧美市场,欧美国家能答应吗?
张建川觉得不可思议。
这篇报道虽然也以相对客观的态度来介绍了这一项目情况,但是张建川还是能读出来内里有些担心和质疑在其中。
实在是这种两个百分之百的条件太骇人了,百分之百独资,百分之百产品出口,前者让国家和地方政府无需承担任何投资压力,后者能够为国内创汇,那简直是天大的好事,但真的有这种天大喜事等着?
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情往往就意味着蕴藏着不为人知的风险,张建川不相信会在这个项目上就能显现出特例来。
报道中也介绍了中国方面的怀疑和担心,并专门去美国进行了考察,而考察结果又得出了熊猫公司在美国的母公司没有问题,这自然就能让很多人觉得这是改革开放结出的硕果。
张建川摇摇头,他不太信这种天大好事。
正在看报纸,康跃民来了。
“你这一趟一晃几个月没见几次,廖局长都问过你两次了,”康跃民好奇地看着懒洋洋的张建川:“你是去哪儿了?”
“出了省,去了一趟广东,处理了一些事情,前两天才回来。”张建川没有多说,但是也没有撒谎。
康跃民上下打量张建川,“总感觉你的气色和状态和上一回都有些不一样了,有什么想法么?”
张建川也有些惊讶这家伙的目光如此敏锐,“能有什么想法?二轻局的改革还没有推开呢,不急。”
康跃民摇摇头,但也没有深问下去。
“迟早局里也要改革,我琢磨着不是可以考虑下去企业里试一试了,但又觉得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光是办公室这点儿行政管理能力,真正到企业发展的时候,没实打实干过,就有点儿发虚。”康跃民老老实实地道:“可就在局里这么混日子,又有点儿不是滋味。”
张建川心中微动:“跃民兄,现在县里不是也有政策允许停薪留职吗,你要想出去闯一闯,可以先办停薪留职啊。”
“县里虽然也允许办停薪留职,但是你回来之后恐怕就没那么受待见了。”康跃民沉吟着道:“还有,真要停薪留职,那也要先把落脚点选好啊,再说了,局里这些企业你要想去搞,完全可以不停薪留职,就直接去就行了,只不过现在也不知道局里究竟什么时候搞啊。”
“未必非要在局里这些企业嘛,既然是要出去闯荡,哪里不能去?深圳,海南,都可以去啊。”张建川看着对方:“就看你自己有没有那个心,有没有那份勇气了。” 沸腾时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