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都市小说>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第733章 《摧毁陈延森的计划》?年产能1200万双!先抽1万头猪!
  第二天上午,华为对外宣布,荣耀6在上市三个月后,成功卖出500万台,一跃成为集团内部最畅销的机

  型。

  而荣耀6相比上半年发布的华为机型,只做了一个关键调整,就是把安卓系统换成了极光未来操作系统。换句话说,在正面竞争中,极光未来系统在华国市场的受欢迎程度,明显超过了安卓。如今,每卖出去10台智能手机,就有7台搭载了极光未来系统。

  国产手机操作系统的市场占有率正在持续攀升!十点钟,苹果CEO库克在公开出柜后,准备下周访华,并计划在华国开设苹果研发中心。

  紧接着,魅族MX4Pro发布。这款新机搭载了指纹识别、2K屏幕、天工A100芯片和第二代深蓝电池,标准版售价仅需2499元,算是

  黄章在秋季推出的重磅旗舰机型。

  同时,《奔跑吧兄弟》第一季在官微和斗音账号下公布了开播时间。下午两点,林国纶打来电话同步消息,橙子制衣在即墨的制鞋厂,经过近半年的筹备,终于可以正式投产

  了。

  汇报尾声,他随口问了句:“老板,周三举行开业投产仪式,您要不要过来参加?”

  当时陈延森正躺在办公室里的沙发上,磨炼叶师傅的骑术,稍一思索,便答应了下来。等他乘车赶到庐州新桥机场时,橙子农业科技的王冠也打来了电话:“咱们第一批八十万头生猪能出栏

  了,您看…

  “你该不会是想让我去参加什么生猪出栏仪式吧?“

  陈延森坐在松软的真皮座舱里,笑着反问道。

  “老板,那倒不是,主要是想和您打一声招呼。”

  其实王冠确实有这想法,可被老板直接戳破了,他又不敢承认,只能赶紧否认。

  毕竟老板既有热度又有流量,让他帮忙“带货”还不用花钱,这种“白嫖”的机会,当然得好好把握。“你先联系裴毅、王哲、拜伦和黄征,让他们帮你协调线上线下的销售网络,先出一套营销方案,尽快发我邮箱。”

  王冠的那点小心思,自然瞒不过陈延森,索性摊开了讲。

  “好嘞!谢谢老板!”

  闻言,王冠立刻咧嘴笑了,连连道谢。

  比起天工、星源、云鲲航天这些板块,橙子农牧科技的养猪部明显低了好几个档次。

  他这次打电话,一来是提醒老板生猪出栏的事,二来也是想争取些资源。

  老话说得好,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他手下还有一千名员工等着拿奖金,只有把生猪卖出去,才有进账,也才能向老板证明自己的价值。

  挂电话前,陈延森让王冠发了一组生猪的宣传照片。

  十分钟后,陈延森编辑了一条动态,直接发了出去:“双十一快到了,好久没给大家搞抽奖了,今天咱们

  抽10000头生猪,宰杀后的白条肉重量在85到90公斤,全程由云速冷链配送到家。”

  关注过陈延森的网友,第一时间就收到了网站的推送提醒,并把抽奖规则仔细研究了一遍。

  规则简单粗暴:只需点击今日头条、斗音、快手的活动链接,就能获得一个抽奖码。另外,邀请一位好友参与,还能额外多一个抽奖码,不过每个人最多只能拥有30个抽奖码。

  完全随机,全凭运气。

  此时的猪肉价格为每斤14元到16元,一头生猪的价值大概在2500到3000元。

  这么算下来,陈延森的这场抽奖活动,总价值就超过了2000万。

  “不愧是森哥!一出手就是几千万的手笔!”

  “佩奇那么可爱,怎么能吃佩奇啊!”

  “森哥,家里的冰箱不够大,放不下怎么办?”

  “先别想那么多,能抽中再说吧!”

  网友们扎堆挤在评论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

  另一边。

  陈延森已经和叶秋萍,径直飞往了琴岛。

  两个小时后,陈延森抵达栈桥。

  他和叶秋萍戴上帽子与墨镜,拎着一袋面包,一边吹着海风,一边投喂海鸥。

  十一月初的琴岛,海风又冷又急,吹得人喉咙发紧。

  陈延森倒没受什么影响,身旁的叶秋萍却嘴唇发白,忍不住缩了缩脖子。

  “你一个琴岛本地人,居然不了解这儿的天气,啧啧。”

  陈延森逗了会儿海鸥,转头握住叶秋萍的右手,指尖触到的触感,像摸了块冰疙瘩。

  叶秋萍尴尬地笑了笑,知道陈老板又在翻旧账。

  “先回酒店吧。”见她一脸窘迫,陈延森随即开口。

  “老板,我们才来十几分钟。”

  叶秋萍站在原地不动,嘴硬道:“我不冷,手凉是天生的。”

  陈延森说完,转身就走,丝毫不惯着她。

  “老板,我想了想,还是回酒店好!”

  叶秋萍连忙噔噔噔快步追了上去,厚着脸皮说道。

  海风虽凉,可她的心头却满是暖意。

  两人身后,依旧有络绎不绝的游客,手里拿着面包、油条,向海边和半空中的海鸥投喂。随着海浪轻轻翻涌,水面上漂浮的面包越积越多,层层叠叠的,就像一片铺满了面包的“大海”。

  落日余晖,漫天的云霞映照在海面上,泛着橘红色的光影。

  陈延森坐进车里,随手关上车门,转头对司机说:“先回酒店。”

  叶秋萍大着胆子,攥住了陈总的右手,顿时觉得暖烘烘的,像个火炉一般。

  “老板,你的手好烫。”叶秋萍压低嗓音,轻声说道。

  “我其他的地方也很烫。”陈延森正色说道。

  叶师傅秒懂,一抹陀红悄然爬上耳垂。

  ……

  次日一早,李青松特意抽出时间,在燕京接待了莱格吉。

  同事琢磨了一下,立马反应过来,赶忙竖起大拇指:“周哥,你这也太牛了!”

  周君豪却摇了摇头,不由地感慨道:“要说牛,还是陈延森牛,以他的身家,根本犯不着碰制衣、制鞋这种又辛苦又不赚钱的行当,可他还是投钱建了厂,单在琴岛就养活了八千多人。”凭着多年的职业敏感和直觉,他很清楚,陈延森完全没必要做服装厂、制鞋厂的生意。

  这点业务量,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

  可人家偏就这么干了,还给底层流水线工人开七八千的月薪,五险一金、医疗保险也从不落下。

  本地的制衣厂、制鞋厂老板敢怒不敢言,打也打不过,骂也骂不过。

  在中枢司的大佬眼里,森联资本显然更具价值。

  “周哥,我大姨就在即墨,她们村好几个手脚麻利的大姐都被招进了这家厂,在质检、装盒、装箱岗上

  班。

  你知道不?橙子鞋业的流水线上居然还配了凳子!”

  同事补充道。

  凳子?

  周君豪愣了一下,沉吟两秒就懂了同事的潜台词。

  这不是一把凳子的事,而是橙子鞋业懂“把人当人”的小细节。

  要知道,有些小工厂别说配凳子,员工上厕所都得卡五分钟时限,多超一分钟,拉长就记名字扣工资。“那橙子鞋业的工资待遇,和橙子制衣比怎么样?”

  周君豪追问道。

  “底薪三千三,加班费和橙子制衣是一个标准,但整体收入比去年少点,毕竟陈延森要求排班时,必须保证每个一线操作员都有双休福利。”同事慢慢解释道。

  周君豪嗤笑一声道:“操!说真的,橙子服装厂和制鞋厂的待遇是真不错,齐鲁有些地方的公务员,除了公积金高点,单说收入,还真不如这些工人。”同事刚想接话,就瞥见一公里外的路口驶来了一辆奔驰商务车。

  一辆黑色迈巴赫在中间,车后还跟着另一辆奔驰商务车,三辆车排成一列朝这边来。

  陈延森到了!顷刻间,琴岛新闻网、掌上琴岛、虎嗅、澎湃、搜狐等几十家媒体的记者全都一激灵,下一秒就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

  林国纶正坐在办公室部署下个月的生产计划,桌上的手机突然响了。

  他拿起一看,立刻起身,领着公司的高管们快步走出行政楼。

  远远望去,数百米外的柏油马路上,三辆车排成一列,正匀速朝工厂方向驶来。

  等他走到工厂大门时,车队距离这里还有两百多米。

  记者们刚想迎上去,就被工厂的安保人员拦了下来。

  陈延森透过车窗,看了一眼窗外,只见工厂门口人头攒动,光是媒体记者就有上百人。

  “老板,我就不下车了。”

  叶秋萍很懂事,生怕被记者拍到,给陈延森招惹麻烦。

  “嗯,小李,一会你把车开进工厂。”

  陈延森交代一句后,抬脚走了出去。

  “陈总,欢迎您来琴岛!想请问您,为什么会选择进入制衣和制鞋行业呢?“

  “陈总,橙子鞋业的产品未来上市后,还会沿用‘橙子’作为品牌名吗?”

  “陈总,您觉得橙子鞋业相比其他同行,核心竞争优势是什么?”

  陈延森刚走下车,话筒就像雨后春笋般凑到他面前,快门声更是此起彼伏,闪光灯噼里啪啦地响着。

  面对记者的提问,陈延森轻轻一笑,不紧不慢地回应:“首先,橙子鞋业的核心业务,是为森联资本旗下113.7万名员工提供各类舒适的工作鞋、工作靴;其次,只有多余的产能,才会对外销售。”言外之意很明显,橙子鞋业和橙子制衣差不多,都是以内部供给为主的半开放工厂。

  可记者们压根不信!

  当初橙子制衣成立时,陈延森也是这么说的。

  如今橙子制衣虽没在线下开专卖店,线上销量却火得一塌糊涂,短袖、打底衫、衬衫、牛仔裤这类基础单品,在上半年的618大促中,甚至卖出了上百万件的恐怖成绩。行业里更是传得沸沸扬扬,说橙子制衣2014年的全年营收,有望突破50亿元。

  周君豪听后,心里却犯起了嘀咕:森联资本的招聘速度也太快了吧?两个月前,他们全球员工总数才刚破100万,这才多久,就又多了十几万?“老板!”林国纶上前问候道。

  “老林,辛苦了!干得不错!”

  陈延森拍了拍林国纶的肩膀夸赞道。

  他原本对橙子制衣没抱什么期望,没想到在林国纶的带领下,短短10个月就实现了40亿的销售额。11月和12月是电商行业的旺季,照这个趋势,橙子制衣年营收突破50亿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老板,其实我也没做什么,核心还是靠拼呗和京东的流量资源。”

  林国纶下意识地谦虚了一句。

  “那第四季度的奖金就不给你了。”

  陈延森板着脸说。

  林国纶微微一怔,还没反应过来,就听陈延森笑着补充道:“有能力是好事!你放心,在我手底下,别怕

  做错事,只要最终结果是好的,我永远会帮你兜底。”

  谢谢老板我女八火化机心用」十厂。

  让他意外的是,做事最快的反倒不是年轻人,而是年纪稍大的人。

  他转念一想,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缘故。

  一圈参观下来,刚好十点半。

  林国纶陪着陈延森回到工厂的活动区坐下。

  而此时,在距离工厂不远的一条高速路上,琴岛中枢司的负责人正带着人往这边赶。

  同一时间。

  菜格吉结束了在燕京的访问,便立即乘飞机赶往庐州。

  他对外宣称是来参观森联资本总部,实则是想找陈延森当面汇报工作。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一帮半导体上游的原材料与设备供应商正陷入纠结。

  他们反复权衡,到底要不要和森联资本合建工厂?

  要是拒绝,不仅会丢掉一笔大订单,还会凭空树起森联资本这个强敌。

  可要是不拒绝,又得把在华业务利润的一半,白白拱手让给陈延森。

  更让他们头疼的是,自己根本拿森联资本没办法。

  对方就像只浑身是刺的刺猬,让他们连下手的地方都没有。

  在安国协会总部,一帮高层同样聚集于此,正逐条分析着陈延森的从商历程和各种细节。

  “我认为可以用拉拢的手段,这个人跟以往的华国商人很不一样,森联资本在北美、欧洲、南美地区的分公司,向来严格遵守本地法规,不仅雇佣华人,还为当地人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有人率先提议。

  他的潜台词是,陈延森是一个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商人,看不出明显的立场倾向,更像一个纯粹的商

  人。

  “我不同意!这个华人太聪明了!他在华国毫无根基,却只用四年多时间就打造出万亿市值的跨国集团,这根本不符合常理!我认为该把他列入监控计划,必要时直接启动摧毁计划!”

  另一名安国协会高层当即反对。

  “你在想什么?”有人立刻反驳:“让安国协会平白无故暗杀世界首富?一旦消息泄露,你们所有人都得

  下台!”

  安国协会的会议室里,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反对暗杀提议的高层将手中的文件重重拍在桌上,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冷声质问道:“摧毁计划?你们有没有想过后果?”

  提议启动摧毁计划的高层面色凝重,却仍不死心:“可他掌握的半导体技术已经威胁到灯塔国的产业核心

  利益!”

  “所以更不能用极端手段。”

  坐在主位的会长终于开口,他稍作停顿,继续说道:“拉拢为主,监控为辅!先派代表去华国与森联资本谈判,尝试用市场准入条件换取技术合作。如果他拒绝,再考虑限制森联资本在北美市场的业务扩张,一步步施压,而不是贸然动手。”

  他的话让争论暂时平息,众人开始围绕“拉拢方案”展开讨论。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